行业动态
为什么浸种了水稻还有恶苗病?
时间:2020-06-23 来源:http://ryhrice.com/
  疫苗病又称本病,所有水稻区均有发生。 其症状是病粮播种后往往不发芽或不能出土。 苗期病苗高于健康苗,叶鞘细长,叶色微黄,根系发育迟缓,部分病苗移栽前死亡。
  饶阳河清水大米提醒浸种是预防恶性秧苗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今年有农民报告说自己的水稻种子被浸种了,但为什么田间还是发生了恶性秧苗病害? 原因如下:
  首先、操作不规范,没有专门的游泳池浸种,浸种浓度的随机,一些农民甚至浸泡在溪水,甚至用袋子浸泡,导致与种子和化学没有接触。自然的效果很差。
  二、是浸种处理时间管理不足,一般企业需要浸种至少4个小时通过以上,12个小时至24个小时。部分地区农户只浸种两三个一个小时以内甚至仅半个小时学习不到。
  三、与农药的可能的故障,例如药物的质量标准,即使假的,或误浸种拌种剂。
  四、是催芽环节主要发病因素较多。部分地区农户进行催芽时温度要求过高,特别是育机插秧时秧盘集中堆放,导致催芽阶段不同温度偏高,病菌易侵染;部分旱育秧田覆盖薄膜可以导致苗床温度具有较高,也利于病菌侵染和病情不断发展。
  五、饶阳河清水大米提醒长期使用同种浸种剂的可能性,造成抗性,如长期使用丙氯嗪,可轮换使用25%蓝藻酯悬浮液2000~4000倍液,16%氯氧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
  目前,少数农民指责发生秧苗病害的水稻籽粒,俗称米谷 ,即没有籽壳。 这是对病害的一个很大的误解,没有壳的种子,只要稻谷完好无损,胚胎不受伤,就可以正常发芽,发育成正常健康的植株,与病害无关。 饶阳河清水大米提醒杂交种子的颖片在脱粒过程中由于机械作用而不紧闭,颖片脱落,形成米谷。 一般来说,杂交种子中有一些米谷 ,但这不是种子质量问题,也与病害无关。